新闻资讯

“香精大米、“香精茉莉”、“香精茶”、“香精油”、“香精奶”……食品中药化妆品“

2023-03-17 22:10:02 [返回列表]

  贝博体育昨天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引起轰动——只要几滴化学香精,就能让劣质米变得清香,这样的大米一年能卖出1000多吨。

  不止是大米加香精,很多劣质食品为了“以次充好”,都违规加香精——牛奶加香精、食用植物油加香精、茶叶加香精……

  香精这种添加剂,即使合法添加在化妆品里面,都有引起皮肤过敏的风险,所以我对于任何添加化学香精的护肤品一概谢绝。

  比如昨天和前天最新曝光的假冒“荷叶减肥”食品、违规“蛋白粉”(用来生产蛋白代餐棒等食品),里面都添加了违规禁药,貌似可以“快速减脂”,实际上都是有毒、有害食品。

  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全年查办违法案9.44万件,其中食品安全类违法案约占55%,“山寨”酒水饮料/节令食品案约占27%(假设平均每个案件涉及10万个产品,那就是52.2亿个产品)

  这些还只是查出来的。没有查出来的那些食品安全问题,仍在我们的身边潜伏着,年复一年。直到某一天被曝光,才发觉原来吃了那么多年的“假”、“劣”、“毒”。

  这些年,我每次去电视台录节目,本来是养生主题,结果常变成315打假现场,原因是电视台的道具老师辛苦跑遍全城买来的各种食材和中药多有问题。

  比如前些年315曝光的“假红糖”,可以说是极为普遍的存在。很多人吃了几十年红糖,都没有吃到过真的

  花生、豆芽、人参、党参、黄芪、百合、枸杞、话梅、蜜饯、玫瑰、桂花、菊花、金银花……各种食物都有熏硫、浸泡亚硫酸盐等安全问题发生。

  ·陈皮更是伪品横行。我在全国三十多家电视台做节目讲过陈皮,导演组从当地各大药店买来的陈皮,几乎挑不出真品。

  首先,要看是否有国家食药监局的审核备案。没有经过审核备案的产品,有更大的可能性,会虚假夸大某些成分或隐瞒有害成分(比如激素)。

  ·有一些很热门的美白抗衰“水光针”,其实是以面部护肤品的名义备案生产的,只允许用于面部涂抹,不允许用于注射。

  2.普通消费者的认知误区:认为只要是护发素就能养发,多用对头发更好。从外观上看,头发确实是更滑更垂顺了,殊不知由于硅类的沉积,导致了断发、掉发风险。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买几千块一瓶的护肤品,只比较价格,却没有花一分钟去看看包装上的成分表。

  是否含硅酮(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烷等)?护肤品添加硅酮极为普遍,涂抹后能马上产生“丝滑”的肤感,似乎瞬间改善了肤质……很多人选洗发水时对这个成分避之不及,却花几千块买来往脸上涂抹。

  愿:每天都是“315”。愿有一天我们进入任何一家店铺,都可以安心地购买,而不用担心真假优劣、有毒有害的问题……

×